跳到主要內容區

Top

111/05/17(二) 系友演講:俞克裕系友「職涯分享career sharing」

111517(星期二)邀請俞克裕系友演講分享,雖然疫情影響必須以線上方式與同學們分享演講,俞系友仍安排行程返校與老師們見面敘舊,看看多年不見的高雄市與中山大學。俞系友與多位中山電機系友在民國87年創辦「富鼎先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」,帶領以中山電機畢業學子為班底的研發團體,於最短的時間內成功開發全系列功率半導體元件產品,成為國內最大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供應商及專業設計公司。去年公司捐贈母系系友會獎助學金50萬元,著實帶來莫大助益,母系透過致贈獎牌以表感謝之意。

s

俞克裕顧問是中山電機系第二屆的大學長,學士74級及碩士76級系友,曾任職工研院電子研究所工程師、華隆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處長、富鼎先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,具國內外相關專利20餘項。在演講中分享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的生活趣事,以及畢業後到退休的職業生涯發展。「你不可能有先見之明,只能有後見之明」是俞學長在演講開始引用賈伯斯名言帶給學弟妹們的話,與其在事情發生前做很多假設和擔憂,而事情發生後才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,期許同學們能從事情的當下記取教訓並吸收經驗。提及當年選擇中山的部分原因是想看看北部以外的環境,南部天氣很好,中山大學又是好山好水。當時的中山大學是較新的學校,因此培養了當先鋒者的冒險克難精神,或許這對於研究生也是很重要的心態,因為論文研究從無到有會需要經歷很多過程,而在過程中學習到的經驗是很寶貴的,學習過程中的師長和同儕皆是值得珍惜的人脈和一起成長的動力

演講中分享許多當時的照片,其中一張空拍圖可看到游泳池和動物園,想必對現在的學生看來會產生跨越時空的感覺,相當特別。當年為了組裝製程需要的設備,經常在附近的五金行購買零件,也因此對街道留下了印象,現在看起來很是懷舊,可看到高雄這個城市一直在變化,愛河也發展得相當美麗。不只是校園和街景變化,當年的許多技術在現今也都可以量產。當年正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起步期,有相對較多的工作機會,但也需要許多自學能力,才能在有較高競爭力的台清交成的畢業生中脫穎而出。當年在80接近90的年代,是最好的世代也是最壞的世代,好在有一群人開始研發以擠進先驅;不好在於一切都是全新未知的領域,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時代發展的夕陽產業產物,相較於現今已經穩定的IC設計產業,當時需要更大的勇氣投入,但若順利成功也會是現在的好幾倍報酬。

進入職場後,先在工研院磨練,研究薄膜電晶的驅動電路,後來加入華隆微電子。起先加入的高壓元件發開部門屬於較冷門的領域,但也因此有較多時間閱讀論文並參加會議的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,畢竟現在熱門的領域和冷門的領域很可能隨時會調換。雖然華隆已經解散,但從中學來的經驗卻很豐富,了解到公司內部機制管理的重要性,對於後來創業有很大的幫助。俞學長分享從求職面談到成為主管面談應徵者的經驗,皆是書上學不到的知識經驗。在選擇工作時,能否將前一份工作經驗帶去下一份工作去也是需要考慮的。

人生就是不斷的做選擇,然而在選擇職涯時切勿畏懼選擇困難的道路。鼓勵學弟妹要努力做好份內的工作、活在當下,自身的能力是一切的根源,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就有機會成功。

瀏覽數: